理论
当前位置: | 方剂偏方 | 理论

药物除去胃肠道给药外,还可采取哪些给药途径?

发表时间:2021-09-21 11:20 | 来源:古中药养生网 | 手机版

药物除去胃肠道给药外,还可采取哪些给药途径?

药物除了通过胃肠道,特别是口服给药外,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注射给药。注射给药的方法通常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皮内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其皮层内,常用的部位为前臂掌侧,药液容量限于0.1~0.2毫升,如青霉素过敏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等诊断用药。

皮下注射是把药液注射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药物通过分布在其中的血管网吸收,常用的注射部位为三角肌处皮下,药液容量限于1~2毫升。由于皮下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因此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青霉素G、硫酸联霉素、氯丙嗪、氨茶碱以及高渗溶液、混悬液等都不宜皮下注射,以防引起疼痛、炎症、化脓或坏死。

肌肉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三角肌或臀部外上四分之一项限肌肉内,由于肌肉中血管丰富,药物的吸收速度比皮下注射快,一般注射后10分钟左右即生效。肌肉对于刺激的敏感性较差,故疼痛感觉轻微,绝大部分药物的注射剂都可采用这一途径给药,但是刺激性极强有导致组织坏死的药物不能肌肉注射,如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酒石酸锑钾等。

静脉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上肢肘部静脉内,小儿可用头部静脉,静脉注射不必经过药物的吸收过程,直接进入血液发挥作用,能够立即生效,适用于危重病人。为了防止发生血管栓塞,静脉注射必须为透明溶液,不能注射混悬液或油溶液;低于血液渗透压的溶液有溶血作用,不宜大量静脉给药;有凝固蛋白质或促进凝血的药物都不能静脉注射。为了使药液缓慢地进入血流,以较长时间地维持血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或当遇到休克昏迷、脑水肿、酸中毒、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病人时,可以采用静脉滴注法给药。

养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