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饮食
当前位置: | 生活养生 | 饮品饮食

饮食调摄养脾胃

发表时间:2015-11-20 10:25 | 来源:古中药养生网 | 手机版

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饮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维持人体健康、保养脾胃的基本原则。包括饮食有节,饮食不偏嗜,因时、因地、因人安排饮食以及提倡素食为主等内容。

(1)饮食有节制。首先进食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定时进食不仅可以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可保持体内阴阳之气的平衡。一般讲,日食以三餐为宜,但如果儿童或老年人脾胃虚弱时,也可以适当地斟加一二餐。倘若过饥不进食或随意吃零食容易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使消化能力下降,食欲下降而损害健康。

其次是进食的时间与食量上应合理搭配。《饮膳正要》已提出“晚餐不可多食”。现代研究表明,夜间多食除胃肠负担过重外,大量的血液集中于肠胃间,其他脏器供血相应减少而影响了机体的休息。因而在三餐的合理搭配上早餐宜占全日进食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民间盛传“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的谚语,其中也包含有平衡膳食的内涵,它告诉我们每餐膳食之间不仅有合理的时间分隔的要求,更有食物组分合理分配的要求。

此外饮食的数量一定要有限度,不要过饱或过饥。人们虽然离不开饮食,但过饥过饱均非所宜。正如《内经》所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讲的是过饥的害处。《内经》还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则是过饱的害处。中医认为进食过量,则脾胃负担过重,食滞于胃肠,日久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不能化生,产生疾病。如《内经》曾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饱食”和“大饮”就是饮食过量失于节制,因此导致了“肠澼”或痔以及气逆的病症。清代的《老老恒言》说:“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贪食过量的情况很常见,特别是在老年人、婴幼儿当中,或是正当病中、病后初愈时,更容易发生。至于过饥的情况则常由于经济条件不好,食物匮乏,食品种类单一,导致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可见,调节饮食,注意把握“食量”,切忌贪食过度,亦防饥饿过久,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

(2)饮食不偏嗜。饮食偏嗜又叫偏食,是指对某种食物过于贪食或因不留意而进食过多。人们有偏嗜茶者,有好饮酒者,有的人贪食膏粱味,有的人过食辛辣油煎,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健康,发生疾病。科学的饮食应包括四气、五味调和,荤素搭配。

对四气的偏嗜。四气是指食物寒、热、温、凉的性质。过食寒凉,贪食生冷瓜果,日久可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化失职,胃肠吸收障碍,造成营养不良。现代认为饮食过冷极易造成胃肠血管收缩,使消化腺分泌减少,久之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这在儿童喜食冷饮者中最为普遍。若对辛热温燥之品贪欲太过,平时、姜不断或脂肥煎炸食物不绝于口,每易助热化火生痰,在中老年人可以发生“中满”、“消渴”,在儿童更易成为“疳积”。《内经》指出:“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说如果过食膏粱厚味,足以使人发生大的疮疡。可见即便是山珍海味,进食也不可过偏。

对五味的偏嗜。五味是指食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五种类型的食物,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而且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五味调和(又称谨和五味),食欲旺盛,脾胃纳运功能正常,营养丰富,则健康无病,亦能达到应有的寿命。五味过偏则可造成疾病。正如《内经》所指出的:“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现代研究发现,咸味太过会因离子摄入过多而易引起高血压;甘味太过会因及淀粉摄入过多而导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充分证实了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中“谨和五味”的科学性。

(3)因时、因地、因人安排饮食。饮食调理应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变更。一般讲,春天万物萌生可食葱、豉以助阳升散。夏季阳盛,应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伤阴,宜多食绿豆西瓜等甘酸清润食物以清热、祛暑、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宜少食辛燥之品,多食芝麻、蜂蜜等油润之品以润燥。冬季寒冷,机体阴盛宜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以护阳气。此外,由于人们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食养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如冬季进补时,北方气候多严寒,食品可选用一些大热大温之品,如羊肉、狗肉;而南方气候稍温和,食品则可选用甘温补品如鸡肉等。又如长期居住于海边或水上作业者,多有湿邪内侵,食养时必须佐以健脾燥湿的中药,方可达到养生之目的。由于人的个体差异,食养也要因人而异。如老人脏腑虚弱,饮食上宜清淡为主,食宜暖、宜软、宜缓,禁油腻、黏硬、生冷之品,以牛奶及各类粥食为宜,亦可多食甘薯以通便。而婴幼儿、学龄儿童应在原有的全面配伍基础上相应多食用含蛋白质高的动物食品及豆类,还应多食维生素含量多的水果蔬菜以助生长需要。

养生资讯